桢楠在历史上的利用
小叶桢楠(金丝楠木)不仅为四川群众所喜用,其评价为该省所有阔叶树材之冠,也为全国各地群众乃至皇家所珍爱。因此,自古以来,小叶桢楠(金丝楠木)就被广泛利用。小叶桢楠(金丝楠木)树木高大,树杆通直,且木材纹理顺直,耐腐防蛀,又有淡雅香气,是木结构建筑最佳用材,北京现在存的明代宫廷建筑,在初建时几乎都是用金丝楠木(小叶桢楠)构建, 只是到清代中后期因金丝楠木(小叶桢楠)资源匮乏,才部分改用其它木材翻修。目前,北京还留有不少明清时期的金丝楠木建筑。如:十三陵的祾恩殿(明永乐)、北海的大慈真如宝殿(明万历)、天坛祈年殿(明代)、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(清康熙)等,都是闻名遐迩的“楠木殿”。故宫的养心斋、太极殿、储秀宫、毓庆宫、慈宁宫,乾清宫等,仍完好地保留着大量楠木门窗,隔扇,飞罩。天花、藻井、栏杆、匾额等。小叶桢楠(金丝楠木)结构细致,尺寸稳定性优良,材色淡雅均匀,光泽性强,即便不施漆也越用越亮,是制作高级家具的上等用材,从清代内务 府《活计档》资料来看,清宫造办处在清中早期所制作家具,相当一部分是金丝楠木家具,只是到乾隆十年(1745)年之后 因缺木材而逐渐减少。目前,在故宫颐和园,避暑山庄等处仍有不少金丝楠木。如雍正五年(1727年)钦定制作的九寸靠背的金丝楠木方机(现藏故宫)、乾隆年制作的高3.25米的雕龙大顶箱柜(现藏故宫)、金丝楠木青花瓷座面鼓墩(现藏故宫和颐和园)等,都是金丝楠木家具中的珍品。
小叶桢楠(金丝楠木)着漆性能良好 ,木材尺寸又稳定,是制作漆器家具最好的木胎。我们从明清漆器家具中可以发现,有许多高档漆器家具都是以金丝楠木为胎。故宫最大殿——太和殿(俗称金銮殿),殿中设镂空透雕龙纹金漆基台和九龙金漆宝座,就是金丝楠木胎。
小叶桢楠(金丝楠木)尖削度小,既适合做大的木器,又适合作小的雕刻。故宫勤斋,宁寿宫等处的隔断,飞罩,恭王府(原和珅府)锡敬斋的厅堂装饰,天宁寺的大佛和雍和宫大佛的背光,乾隆朝服柜上的“蛟龙出海图”等,都是十分精美的金丝楠木雕刻品。